Offizielles Portal zum Internationalen Lion Feuchtwanger-Jahr

Webseite durchsuchen

Veranstaltungskalender zum Internationalen Lion Feuchtwanger-Jahr
« Juni - 2023 »
SMDMDFS
 010203
040506070809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Juni - 2023
Leider keine Einträge vorhanden!
Sie sind hier: Die Archive > 上海 Shanghai >  资源 sources
DruckversionPDF-Version

资源 sources

德国作家

里昂•孚依希特万格(Lion Feuchtwanger)

简 介
Brief Introduction

里 昂•孚依希特万格(1884—1958),德国作家,1884年7月7日出生于慕尼黑一个犹太工厂主家庭。1903—1907年在慕尼黑和柏林攻读哲学、 语文学、人类学和梵文。1908年创办文学月刊《明镜》,后在《舞台周报》担任剧评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在突尼斯旅行被法国当局羁押,后逃回德 国,接着服军役半年,以后全力从事文学创作。他作为目击者经历了1918年的革命,并从这时开始与布莱希特建立深厚的友谊。1933年希特勒上台时,他正 在美国作讲演旅行。他被取消德国国籍和剥夺博士学位,作品也被焚毁。1933—1940年在法国流亡,参加反法西斯活动,其间曾去苏联访问,和布莱希特等 一起创办文学杂志《言论》。1941年经葡萄牙流亡美国,以后就一直住在那里。1958年12月2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逝世。

孚 依希特万格最初创作以戏剧为主,后来转向长篇小说,尤其擅长写历史小说,取得了杰出的成就。重要的长篇历史小说有《丑陋的女公爵玛格雷特·毛尔塔施》 (1923)、《犹太人徐斯》 (1925)、《假尼禄》(1936)、《约瑟夫斯》三部曲(1932—1942)以及关于西班牙画家戈雅的《戈雅》(1951)、关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 梭的《愚人的智慧》(1952)等。这些历史小说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以历史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借古喻今,分析和揭露法西斯主义的形成和本质;二是叙述犹太 人的命运,塑造其中的典型人物;三是从一个侧面宣传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理论。他反映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是著名的《候车室》三部曲,包括《成功》 (1930)、《奥培曼一家》(1933)和《流亡》(1940),描写了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形成、发展和它的残暴统治,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孚依希特万格一生写有近二十部长篇小说,多部戏剧作品,他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德国重要的作家。曾获原民主德国国家奖、慕尼黑市文学奖等。

(参见:世界文学评介丛书——德国文学简史)

In the fall of 1940 Lion Feuchtwanger, then internationally the most widely read novelist writing in the German language, arrived in the Excalibur in New York. He was accompanied by the Reverend Waitstill Sharp, who, with his wife Martha, was sponsored by American Unitarian Association to help refugees escape Nazi persecution. In Lisbon, crowded with thousands desperate to leave Europe, Feuchtwanger was able to obtain passage to New York since Martha Sharp gave him her ticket.

read more...

作家生平年表
Chronology

生于1884年7月7日,卒于1958年12月21日
July 7, 1884 - December 21, 1958

1884

出生于德国慕尼黑
Born in Munich

1903

高中毕业
Abiturium, Humanistic Wilhelms-Gymnasium

1907

慕尼黑大学取得文学博士学位
Ph.D., University of Munich
Dissertation: HEINRICH HEINES PRAGMENT: DER RABBI VON BACHERACH

1908

创立文学期刊《明镜》
Founder of the journal DER SPIEGEL

1912

娶玛塔·吕弗勒为妻
Marriage to Marta Loeffler

1912-1914

旅居法国、意大利、突尼斯
Travel in France, Italy, Tunisia

1914

在突尼斯被作为战俘被捕、逃脱后返回德国并入伍
Prisoner of War in Tunis, escape, return to Germany; military service

1918

结识德国戏剧家、诗人布莱希特
Beginning of friendship with Bertolt Brecht

1925

居住柏林
Berlin

1926

旅居法国、西班牙、北非
Travel in France, Spain, North Africa

1927

正式访问英国
Official visit to England

1932

迁入柏林新居、设立首家个人图书馆
New house and first library in Berlin, Grunewald

1932-1933

赴美国讲学、开始流亡生涯
Lecture tour USA; beginning of exile

1933

被纳粹剥夺德国国籍、取消博士头衔
在法国设立第二家个人图书馆
Loss of German citizenship and doctorate; second library in Sanary-sur-mer, France

1937

在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旅行
Trip to Czechoslovakia and the Soviet Union

1940

在法国被捕、脱逃后藏匿于马赛、后经葡萄牙里斯本逃亡美国纽约
Internment in Les Milles, escape; hiding out in Marseille and escape over the Pyrenees to Lisbon; crossing to USA; arrival in New York

1941

定居美国洛杉矶
Los Angeles

1943

购买独自居所并设立第三家个人图书馆
Own home and third library in Pacific Palisades

1958

于洛杉矶亡故
Died, Mt. Sinai Hospital, Los Angeles; buried, Woodlawn Cemetery

作家身故后续事件
beyond the veil

1959

美国南加州大学成立孚依希特万格纪念图书馆,遗孀玛塔任馆长
Feuchtwanger Memorial Library,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Marta Feuchtwanger, curator

1978

以孚依希特万格冠名的流亡研究所成立,哈罗德·霍夫任所长
Feuchtwanger Institute for Exile Studies, Harold von Hofe, director

1980

遗孀玛塔获美国南加州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Marta Feuchtwanger receives Honorary Doctorat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里昂·孚依希特万格作品
中文译著
Works in Chinese Translation

作品名称

成功 —— 一个省三年的历史

原文标题

Erfolg: Drei Jahre Geschichte einer Provinz

译者

张荣昌,金海民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附加款目

840页;20世纪外国文学丛书

内容概要

该 书叙述二十年代德国一桩不公正的案件。身为慕尼黑国家绘画馆馆长的克吕格尔由于购买了一幅被视为“色情”的油画而触怒保守的巴伐利亚当局,并被投入监狱。 在克吕格尔案件中,那些试图用理性和正义来取得成功的人并未获胜,而那些做了违反法律勾当的人却获得了“成功”。本书真实地再现了二十年代战后德国纷繁的 社会景象。

图书馆信息

上海市图书馆

作品名称

假尼禄

原文标题

译者

张荣昌,叶迁芳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2

附加款目

429页

内容概要

在 古罗马帝国历史上,尼禄皇帝(公元54—68 年在位)是一位残酷无道的暴君。据史料记载,他死后,曾三次有人冒充他。作者根据这些史实,虚构了这部历史小说,借古喻今,影射希特勒及其一伙狼狈为奸、 胡作非为,揭露法西斯的残暴本质。《假尼禄》写尼禄在位时的宠臣、元老瓦罗有一奴隶名叫特伦茨酷肖尼禄。瓦罗多次把他带进宫去,扮作皇帝,供真尼禄嬉耍取 乐。尼禄死后,瓦罗遭贬,流落罗马东方属地。瓦罗为继续推行尼禄使东方罗马化的政策,便让特伦茨冒充尼禄,利用罗马与东方强国巴息之间的矛盾,在东方属地 建立政权。假尼禄特伦茨、投降的罗马军官特莱波恩上尉、特伦茨的奴隶克诺普斯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倒行逆施,胡作非为,最终逃不脱覆灭的命运。这三个人物 也就是希特勒、戈林、戈培尔的写照。

图书馆信息

上海市图书馆 / 北京市国家图书馆 / 南京市图书馆

作品名称

戈雅: 一个画家思想转变的艰苦过程

原文标题

Goya / Der arge Weg der Erkenntnis

译者

红光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1981年再版)

附加款目

692页

图书馆信息

上海市图书馆 / 北京市国家图书馆 / 南京市图书馆

作品名称

西蒙

原文标题

Simone

译者

陈寿宇

出版社

新文艺出版社, 1954/1957

附加款目

282页

图书馆信息

上海市图书馆 / 北京市国家图书馆 / 南京市图书馆

作品名称

莫斯科记

原文标题

Moskau 1937

译者

吴大琨

出版社

汉口生活书店,1939

附加款目

119页

图书馆信息

北京市国家图书馆

An unsere Zielgruppe

Zielgruppe

Professionell über Feuchtwanger schreiben. Hier finden Sie brandneue Quellen für spannende Themen. weiter

Mittwoch 07. of September 2016
8. Tagung der International Feuchtwanger Society

Die Jüdin von Toledo: Spanienbilder aus dem kalifornischen Exil


Montag 21. of September 2015
Oppenheimer-Auszeichnung geht an Amadeu Antonio Stiftung

Erstmalige Verleihung der Auszeichnung in Stuttgart.

 

Weitere...

Donnerstag 17. of September 2015
Bürgertheater Ludwigsburg führt die 'Akte Oppenheimer' auf

Premiere


Donnerstag 17. of September 2015
International Feuchtwanger Society Members Meeting / Mitglieder-Treffen

International Feuchtwanger Society

Members Meeting / Mitglieder-Treffen

Villa Aurora, Pacific Palisades
September 17, 2015

 

AGENDA

 1.      Welcome / Begrüßung

 2.      Treasurer’s Report / Bericht des Schatzmeisters

 3.      Election of Officers / Wahl des...


Donnerstag 17. of September 2015
7. IFS Konferenz Feuchtwanger and Judaism, Los Angeles

Weitere Informationen: ullmann@usc.edu


Treffer 1 bis 7 von 252

1

2

3

4

5

6

7

vor >

© 2008 Feuchtwanger